本文目录
四川的地质结构类型是什么?
四川的地质结构为盆地四川盆地底部分为
川东平行岭谷、川中丘陵和川西成都平原三部分。四川的地质构造类型跨中国三大构造域:
西部是特提斯-喜马拉 雅构造域,东部属滨太平洋构造域,北部为古亚洲构造域。四川境内东、西 部构造分带明显,大致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界,该界以东为扬子 准地台(台区),以西是松潘-甘孜褶皱系和三江褶皱系(槽区)。此外, 玛沁、略阳、城口、房县一带以北属秦岭褶皱系。 东部扬子准地台基底具双层结构,下构造层为结晶基底,由康定群及其 相当岩群组成,同位素年龄 19 — 29.5 亿年。上构造层是褶皱基底,由会理 群及其相当岩层组成,同位素年龄 8.5 - 17.0 亿年。西部槽区也发现上构造 层岩群,如恰斯群,它与会理群相似。东部台区的盖层是上震旦统-中三叠 统,属海相地台型沉积。西部槽区的震旦系-三叠系为冒地槽型沉积。 各类构造形态及空间分布,东西两部明显不同。台区川中为舒缓斜、穹 隆与向斜,川东为梳状褶皱,川东南是垛状褶皱,川西北为短轴褶皱。西部 槽区构造线多为北西和北北西向,或呈向南凸出的弧型褶皱。四川客家人分布?
四川省有许多客家人居住,主要分布在乐山、南充、宜宾等地区。其中,以乐山市犍为县的木鱼镇客家人口较为集中,被誉为四川的客家文化之乡。原因在于,木鱼镇的先民是南宋朝廷设立军屯户邦的选派士兵和咸阳一带南迁的官民,这些人往往都是南方移民中的客家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口的迁移,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且弘扬了客家文化。在宜宾市宜宾县和长宁县、南充市南部的阆中市等地区,也有许多客家人的聚居地。
四川有几个市和县?
四川的城市有和县有:金堂县、大邑县,浦江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简阳市、乐山市,达州市,广安市等。
金堂县:金堂县是“成都平原经济圈”内的重点发展县和成都市“特色产业发展区”。中河、毗河、北河穿城而过,有“天府花园水城”之美誉。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大邑县:大邑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渐次降低,依次出现山区、丘陵和平原三大地形区,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结构,山区、丘陵和平原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0.5%、16.7%、22.8%。邛崃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入境,贯穿县西、北山丘地区。西北最高处为西岭镇境内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为成都市第一峰。
浦江县:浦江历史悠久,东汉兴平二年,建县,唐天宝十三年,置浦阳县,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改浦阳为浦江,已有1800多年历史。浙赣铁路、两条省道(杭金公路、蒋义线)和沪昆高速公路过境,义乌民航机场设在浦义交界处。
都江堰市:都江堰简称“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区,是古蜀国的发祥地之一。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桥浑然一体,体现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为此有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美誉。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国时期就列为川西风景名胜区。
彭州市:彭州处于成德绵经济区中心、成渝经济区发展轴的西北区域合作中心以及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是成都市规划发展的四个新型中等工业城市之一和龙门山大熊猫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区域。
邛崃市:邛崃古称临邛,系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里,始建于公元前311年,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
崇州市:崇州,古称蜀州,四川省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 东邻成都市温江区和双流区、南同新津区毗连、西与大邑县相接、北与都江堰市相依、西北部与汶川县接壤。
简阳市:阳,四川省直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泉山东麓、沱江中游,素有“天府雄州”之称,自古被誉为“蜀都东大门”。简阳北倚金堂县、龙泉驿区、双流区,东邻资阳市乐至县,南接资阳市雁江区,西连眉山市仁寿县。
乐山市:乐山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成都经济区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重要枢纽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成昆铁路、成贵高铁贯穿全境。 乐山三江汇合,大渡河,青衣江在乐山大佛脚下汇入岷江。
达州市:达州,古称“通州”,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东部的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有近5000年的考古史、2300余年的建制史。 历为该地区县、州、郡、府、道的所在地,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将建成全国巴文化高地,境内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是长江上游古代巴人和巴文化中心遗址的发源地 ;是全国三大气田之一和国家“川气东送”的起点站;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
广安市:广安,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境内嘉陵江、渠江曲折回环汇入长江,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平行分布于市境东部,幅员面积6339平方千米。